新闻资讯

NEWS XINLIANXIN

【心连心·瞬间】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建厂50周年回眸(四)
发布时间:2019-10-05 点击次数:13808 字号:T|T

image.png

image.png

在一次次生产系统开车期间,根据开车需要,公司实行“4211开车法”,将四班倒变为三班倒、两班倒,攻坚克难的生产团队很少有人回家,尽管有很多员工家就在附近。他们在宿舍里咪上一觉,又投入下一场战斗,“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这里屡见不鲜。 

image.png

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心连心人没有退缩,在寒冷的冬夜挥汗如雨,哪怕寒风刮裂了他们的手和脸,却扑灭不了他们的奋斗激情。 

image.png

炎热酷暑,热浪袭人,心连心人没有畏惧过,任凭烈阳炙烤,仍然坚持作业。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在一个个项目建设、开车的关键阶段,项目参战人员没有节假日、没有下班点,三班倒、二班倒甚至吃住在厂区;在一个个工程开车期间,为了工程早日投产,在父母病床前未能尽孝,刚刚出生的孩子无暇照料。

image.png

他,1974年进厂,一生没有离开过心连心的锅炉,从23岁到66岁,他把人生最宝贵的40多年都奉献给了心连心。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呼他“锅炉荆夏泉”。 

2003年,厂里一台75吨锅炉严重结疤。当时锅炉里的温度在130℃以上,如果等锅炉凉下来,用两天时间也干不完。荆夏泉当时决定下去打疤。为了耐得住炉里的高温,穿上用凉水浸透的棉袄和鞋,然后站到木板上开始打疤。 

当时的荆夏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再热,再难,也一定要保证生产。 

image.png

“我不会别的,只会做维修,既然做,就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也没啥诀窍,就是每个动作都做到位,不偷懒;每次任务,都按要求规规矩矩做好,不取巧。从我手里出来的活儿,不能让人挑出毛病。” 

于之良,一个与心连心风雨同舟、一路坎坷走来的老劳模,坚守维修岗位43年,累计22次被推选为公司劳动模范,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image.png

贾爱琴,一名平凡的清洁工。她的工作没有监督、没有标准,但比有监督干的更主动、更到位,她的上班没有考勤,但比一般人来的都早,她成千上万次的重复着简单的工作,锁定目标,专注重复,做出了不简单的成绩。 

2006年,这位清洁工,走上了“感动心连心杰出人物”这一公司最高领奖台。 

image.png

2009年11月22日,一位在这片土地上奋战了36年的心连心人,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朝思暮想的化肥生产岗位,终年54岁。他就是心连心公司原一分厂厂长、总工助理、工程师,心连心员工精神的杰出代表——张传奇。

image.png

36年,张传奇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从一名文化程度只有初中二年级的普通工人,成长为化肥生产技术专家。曾先后荣获公司“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十大杰出人物”、“建厂40周年心连心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image.png

当张传奇还是一名操作工时,他就全神贯注、不分昼夜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他曾经把自己家的棉被抱到厂里,很多天都不回家。他经常在设备旁一站就是半天,一摸就知道哪里有故障,生产系统的各种病症,他总能做到一针见血,手到病除。 

初中学历的张传奇,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从化肥生产的门外汉,一步步精通掌握化肥制造工艺,牵头完成公司级重大技术成果近百项,小改小革不计其数,成为氮肥生产企业的工艺技术权威。张传奇同志每年都有不少于5项技改成果问世,一生共完成160多项技术改造,小改小革不计其数,谱写了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化工天才”、新乡的“许振超”、“张铁人”不平凡的创业乐章。

image.png

张传奇爱化肥事业,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在他罹患癌症晚期,在吃饭困难、难以入睡的情况下,同事过来看望,他还要坚持从床上爬起来,不停地询问生产上的事。大家让他一心休息保持体力,他说:“我真想回公司看看呀,我想看看同志们,还想看看一分厂!让我问问厂里的事,这样心里头才踏实。” 

image.png

在张传奇逝世后,刘董事长为张传奇同志做了这样的题词—— “传奇精神”的实质是:艰苦奋斗、爱岗敬业、超越自我。艰苦奋斗就是比别人多吃苦、比别人多奋斗,爱岗敬业就是对企业、对事业高度忠诚,就是用应该的标准要求自己,超越自我就是“三讲三不讲”,讲自己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效果不讲过程。 

image.png

1974年,他踏进了这所工厂的大门,四十五年如一日,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献给了心连心事业。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从来不讲自己的报酬多少,从来不讲自己的职务高低,从来不讲自己的权力大小,从来不讲领导对自己公平与否。 

在那个大学生贵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很多人都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挤进大学的校门,而他却为了公司几次放弃公派上大学的机会。但对待周围的工友,无论谁有困难,他都热心帮助。几十年的时间,没人知道他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多少人。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使他无论做什么,总是能做出比平常人优异得多的业绩,成为心连心人心目中的楷模。 

他就是甘于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蜡烛精神”的模范践行者——茹正涛。 

image.png

无论生产技术和系统管理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能沉下去潜心钻研,直至找出其中的规律,直到把背后的道理弄懂钻透。然后再总结成朗朗上口的口诀,让大家易学易懂易用,能够指导日常工作实践。 

从交接班方法,到“4211”开车法,从第一套尿素开车经验总结,到几套大型尿素装置的运行、三聚氰胺的原始开车、糠醇的技术改造,都倾注了他专注目标、潜心钻研的心血。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连年荣膺“能效领跑者”的骄人业绩,才有了一个个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纪录,才有了新项目开一个就开成一个、开好一个的行业特例。

这就是茹正涛,一个像钉子一样锁定目标、善于钻研、备受尊重的心连心“工匠”。 

image.png

在心连心历次重大项目的开车过程中,他都是总指挥;在历次抢险战斗中,他都在第一线。五条大型氮肥生产线,运行中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层出不穷。每到关键时刻,大家都会习惯性地抬头看看,只要他在身边,大家就有主心骨,就能保持昂扬的斗志。 

干部职工的这种依赖,是由于茹正涛同志长期坚持担当的精神养成。敢于直面困难,从不想绕道躲着困难走;敢于承担责任,绝不因工作业绩不好而推卸责任;敢于承担痛苦,从不把艰苦的工作推给别人;敢于承担失误,从不埋怨下级的工作和上级的指挥。 

正是这种栋梁一样的担当精神,成就了心连心的团队,铸就了心连心的辉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