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8日的北京,秋高气爽,阳光灿烂。
当天上午,人民大会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庄严、雄伟、典雅、朴素。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中国氮肥工业迎来了60岁华诞—— 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的“氮肥工业发展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三届理事会会长李勇武、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王心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卢卫生、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原化学工业部司长刘尊三以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一届、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王文善,三届、四届理事会理事长潘德润,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孔祥琳、刘淑兰等领导出席大会。来自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领导,各相关协会领导,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专家以及业界企业代表3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立庆主持。
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作为全国人大、政协新闻发布会及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等重大新闻发布会的会议场地,典雅大方、传统华贵,凸显出国家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胸怀。纪念大会上,首先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致辞。然后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发表了题为“拼搏六十载成就辉煌 奋进新时代前景光明”的讲话。
顾宗勤理事长表示,60年来,我国氮肥工业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氮肥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品种单一到品种多元,从产品净进口到净出口,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氮肥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团结奋进的创新、创业史。60年来,我国氮肥工业的发展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培育和催生了一批先进企业,行业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进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顾宗勤理事长在讲话中说,为了搞好行业技术创新,一些骨干企业建设了技术和研发中心,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等16家氮肥企业的技术中心,先后通过国家认定成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河南心连心、四川金象和天津华景为依托分别成立了“中国氮肥工业(心连心)技术研究和中心、中国氮肥工业(川金象)液体肥工程研究中心和硝酸硝基肥技术研究中心,这些技术中心将为氮肥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撑。顾宗勤理事长在讲话中说,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大型煤头氮肥企业是行业的骨干力量,他们大多数是由中小氮肥厂发展起来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着坚强的毅力、不屈的韧劲,走出了一条低投入、低成本、国产化的成功之路,涌现出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企业,如山东鲁西化工、河南心连心、湖北三宁、山东华鲁恒升和江苏灵谷等一批优秀企业,为我国氮肥行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树立了成功典范。
在集体观看记录氮肥行业60年发展历程的《筑梦大地》宣传片后,大会表彰了60年来为氮肥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功勋人物,顾秀莲委员长为五位获奖者颁奖。
当天上午11时20分至11时40分,刘兴旭董事长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围绕心连心公司的企业概况、成长历程、发展感悟和未来规划,作了题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用最少的资源为中国农业做出最大贡献》长达20分钟的精彩主旨演讲。
董事长刘兴旭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心连心公司的成长历程。他说,心连心从一个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县营小氮肥厂起步,和中国氮肥工业一起,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心连心在近5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有迷茫,有惆怅,有一路高歌,也有激流险滩。面对不期而遇的生存危机,面对多种利益的诱惑,我们也在不停地选择,不断地改变自己。但不变的是氮肥人的朴素情怀,是推动中国氮肥工业进步的决心,是赶超世界一流的信心。回顾历史,我们再次感受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做好氮肥,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刘兴旭董事长在回顾心连心碳铵改产尿素工程时说,20世纪90年代前后,经过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氮肥工业步入产品升级换代的阶段,尿素逐渐取代碳铵,成为主流氮肥产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94年,化肥市场还在低谷徘徊,当时我们年产合成氨不足3万吨。因为缺资金,少技术,“尿改”工程已经停了一年多。行业上有许多企业因改产尿素而陷入困境,“技改找死,不技改等死”一度成为企业的两难选择。我们也是一样:维持现状企业,就会慢慢失去竞争力,一步步走向衰落;冒险实施“尿改”,如果失败,企业可能随时“休克”。经过对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市场情况的周密调研和详细论证,我们毅然选择:迎难而上,集中一切力量搞“尿改”。
刘兴旭董事长说,当时实施“尿改”时,除了有氮肥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敢当硬仗的精神外,我们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品牌,没有市场。但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战胜了重重困难。没有资金,我们从县行跑到市行,从市行跑到省行,从省行跑到总行,从各级地方政府到国家发改委,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全力去争取;没有技术,我们到先进厂家去学习,到各科研部门去讨教。一辆新汽车,生生地被我们的总工跑到报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终于在“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天,实现了成功投产。当洁白的尿素出现在皮带机上时,很多老职工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尿改”工程的成功,让心连心搭上了行业产品升级的“末班车”,奠定了以后几十年的发展根基,也为公司储备了重要的技术底子和人才底子。如今,当年“尿素集训队”的成员,很多都已经走上了中高层管理岗位,我们的产品也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刘兴旭董事长说,心连心坚定化肥主业,矢志不渝。“尿改”之后,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我们于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上市之后,企业运行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接踵而来的,是社会上各种利益的诱惑。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不断有地产商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紧接着是“互联网+”的风口,曾经一星期有三家做互联网平台的公司找上门来,承诺三年期给予五倍的回报率。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到底该怎么办?我们坐下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每年化肥消费量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但从行业现状看,集中度偏小,和行业上的化肥巨头比,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服务社会的能力上都有差距;根据我们国家的资源禀赋,以煤制尿素为主的基本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从技术层面,先进煤气化技术占比还比较低,进步空间很大;从产品角度上,我们的产品性能、服务水平还差得很多,特别针对不同农作物的专用肥,才刚刚起步;从我们自身的实际看,几十年的积累,造就了一支肯钻研、懂技术的专业团队。加上我们对于行业的特殊感情,相信我们在这个领域里会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认识统一了,干劲也就出来了。从2011年起,四年时间内,我们连续上了两套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并且大胆迈出了异地建厂的步子,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提升。
刘兴旭董事长说,心连心主动转型升级,实现了凤凰涅槃。2009年之后,行业进入整合期,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同时面临原料结构调整、优惠政策取消、环保约束严格等多重压力。面对新的环境和形势,心连心于2013年正式提出战略转型,由单纯的低成本战略向“低成本+差异化”转型,由“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型。经营重心从生产转移到市场上,发挥营销的引领作用,实施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营销升级。在技术升级上,几年来,我们围绕着能源高效利用这个主线,引进新技术,探讨新工艺,购买新设备,使能源转化率不断提升。我们搭建了心连心氮肥研究中心这个行业技术平台,和各个专业科研机构一起,共同研究开发工艺技术中出现的问题。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各项瓶颈问题进行攻关,每年都有几个专题项目被突破。目前,我们的生产系统都能保持常年长周期稳定运行,对降低成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产品升级上,我们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中国高效肥”的品牌定位,加大研发力度,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针对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联合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控失技术。可将氮肥利用率由30%提升至40%左右。在同等施肥量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针对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的问题,我们兼并了腐植酸行业的龙头企业,大力研发、推广腐植酸尿素。腐植酸化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显著提高瓜果蔬菜类作物的品质。2017年我们实现高效尿素销量59.5万吨,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营销升级上,我们在营销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比如将复合肥和尿素两支销售队伍合并,强化销售队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品牌效应提升;实施大区市场化运营,独立核算,充分调动一线业务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业务员人员的管理能力;在内部实施“一体化”的管理转型,以营销为核心,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市场响应度。让销售围着市场转,其他系统围着销售转,逐步形成全员关注市场、服务市场的思维和习惯。
在氮肥工业发展60周年纪念大会上,刘兴旭董事长畅谈了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的几点感悟:一是坚定信念,明确目标。他说,浅尝辄止做不成事,具有“一米宽,一千米深”的坚定信念,才能挖出源源不断的活水。中国氮肥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但质量不够高,在技术进步,肥料利用率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做了几十年化肥,对行业的理解和把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远远没有达到把行业发展规律琢磨透的地步。在对于行业瓶颈问题的探索和突破方面,仍然在路上;对于行业的营销创新和模式创新,才刚刚起步。坚定做化肥的信念,实现中国最受尊重化肥企业集团的愿景,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二是顺应形势,改变自己。刘兴旭董事长说,“讲自己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效果不讲过程”是心连心的行为准则。我们在发展中,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把企业亏损的理由归结到市场上。而是认真分析内外部情况,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差距、找突破口,主动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是痛苦的、困难的,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主动改变,环境和市场就会逼着我们改变。那时的困难会更多,付出的代价会更大。甚至还有可能错失最佳时机,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三是做好当下,立足长远。刘兴旭董事长说,做好今天的事,想着明天的事,才能有条不紊地把事做好。我们的长期目标是为中国农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个目标需要分解到具体的短期计划中。否则,当明天来临时,就会因为准备不足而手忙脚乱。心连心在发展中,既重视做好当下,又重视长远发展。在做好低成本的同时,就考虑产品差异化;在以生产为中心做得得心应手的时候,就开始策划以市场为中心的转型。遵循着行业发展的规律,跟随着行业发展的步伐,我们抓住了一个又一个机遇,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谈到心连心的未来规划,刘兴旭董事长说,农为邦本,食为政首,未来化肥行业依然大有可为。当前严格的环保政策,行业的深度整合,对我们是挑战,更是机遇。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按照现代化企业的标准做好化肥,是心连心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将发扬小氮肥精神,做好大化肥产业。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好三大基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用先进理念引领,用先进技术支撑,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新乡基地,通过“退城入园”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技术升级,打造行业一流的煤化工园区;新疆基地,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和市场优势,打造成本最低的资源高效转化基地;九江基地,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的基本定位,全力打造“生态优先、长江最美的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最终形成中原、西北、南方相互补充的全国性销售网络,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加强产品研发,推广好高效肥。高效肥是心连心转型升级的标志和抓手。下一步针对土地板结、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重点在提高氮肥利用率、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开展研发。继续大力推广控失肥,深入研究控失机理,形成科学的施肥方案和套餐;利用腐植酸原料的优势,大力推广腐植酸系列化肥,提高土地肥力和作物品质;继续升级聚能网系列产品,形成更加丰富的高效肥品类,满足不同作物的需求。逐步提高高效肥的销售占比,力争到2020年达到80%以上。
三是强化模式创新,服务好现代农业。目前,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土地流转的加速,农业正在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必然对传统的农资销售渠道产生巨大的冲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下一步,我们将以县级营销服务中心和配肥站为核心,打造系统的农化服务体系。通过基层配肥站,直接为种田大户提供更为科学、更为精准的配方肥;建立大数据平台,有效连接经销商、农户、农化服务、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等各个环节,通过良性、高效的互动,形成为农户服务的最大合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董事长最后表示,中国氮肥工业的60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作为其中一员,我们深感荣幸。面对未来,我们不惧挑战,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形势下,专注化肥,开拓创新;做好化肥,再立新功,不断为中国农业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刘兴旭董事长讲话结束后,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三届理事会会长李勇武、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王心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卢卫生、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来自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领导以及数百家行业同仁,对心连心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最少的资源为中国农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具体做法给予赞许和高度评价。
上午十二点整,在喜庆、欢快而又催人奋进的音乐声中,“中国氮肥工业发展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落下帷幕。